扬州拥有2500多年历史,始于春秋时期,当时称之为广陵。战国时期(公元前403年-公元前221年)称为邗城。公元590年,称该城为扬州,这也是后来中国整个东南部的统称。
隋炀帝时期(公元604-617),这里是中国南方的首府,在京杭大运河建成之后,这里被称为江东,直到这个朝代没落。唐朝时期,这里成为了经济、文化中心以及对外贸易交换地。在这里居住了很多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,但是他们在公元760年的安史之乱中被屠杀。五代十国时期,这里作为吴国的都城被称为广陵。
在1282-1287年马可波罗曾到过这里,当时是蒙古成吉思汗统治时期。尽管根据马可波罗的回忆记载,当时他曾任扬州的地方官,但是更为可能的是他曾任过此地的商盐官员。根据考古发现的建于1342年的Katarina Vilioni(意大利商人家属)的陵墓记载,在14世纪时,这里却是活跃着一个意大利商业团体。
直到19世纪,扬州成为了食盐、大米以及丝绸的贸易交换中心(该行业由官方调控)。明朝(公元1368年-1644年)建城,其长达九千米的城墙一直沿用至今。1868年,扬州教案,成为清朝末期中英关系的转折点,几乎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。整个事件是由于当地的乡绅反对当地外国传教士引起的。暴乱发生时,有八千至一万人包围了大英内地会,并且抢夺财物、放火烧屋,追打传教士戴德生及其他传道士。虽无生命威胁,但有多名传道士在逃离过程中受伤。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得知扬州发生教案,随即率领70多艘皇家军舰备战,怒火中烧般地排列在南京段的长江之上,向当局施加压力,最终,总督曾国藩发表公告道歉并答应赔偿受伤的传教士的损失。
从太平天国时期(公元1853年)至新中国成立(1949年),由于战争和铁道运输所导致京杭大运河的没落,扬州也开始衰落,不幸的是,最初连接扬州的铁路计划并不认为是很重要的,结果却导致中国当时的经济中心迅速衰落为一个普通城市。随着大运河的部分航段恢复运营,扬州又再一次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中心。这里也有一些出口工业,尤其是棉花和纺织品。2004年第一次开通了扬州至南京段的铁路。